全国土地日(National Land Day)为每年的6月25日,旨在增强全民土地资源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5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为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要求,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号召下,结合“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服务实践,将聚焦污染土壤防治与修复、耕地保护、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碳”索青春—“大学生在行动”的主要任务相结合,依托水战略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党建联盟“知土 爱土 护土”主题党日活动,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生态环境科普联盟成功举行了“知土 爱土 护土”生态环境科普宣讲暨“大学生暑期返乡生态环境科技志愿活动启动仪式”。
2025年6月25日下午,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港航楼305报告厅近100名师生共聚一堂,同时通过腾讯会议(会议号:286758411)还有1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活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环境给排教工支部书记杨延梅教授主持生态环境科普宣讲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伊始,杨延梅教授对重庆交通大学生态环境科普活动的情况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重庆交通大学生态环境科普平台搭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杨延梅教授还激励广大师生志愿者们积极争做”绿色天使”(绿色天使: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践行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积极向上的青年),杨延梅鼓励大家要多多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将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带回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强调返乡活动安全问题。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主任、郑念研究员为大家做了“《科普法》(修订版)对未来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的报告,报告内容为:修订科普法背景、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修订后的科普法与原法的比较、新突破和未来作用。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龚时慧做了“知土 爱土 护土一土壤污染知多少”的报告,报告以“知土 爱土 护土”为核心,系统讲解了土壤的奥秘与价值、土壤污染防治与保护行动、土壤污染防治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并分享了土壤污染防治科普视频。
杨延梅教授、龚时慧高工、吴泓利老师、何应博士向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发放返乡生态环境科普宣传资料。
本次活动以“法治科普筑基+土壤保护赋能+绿色低碳升级”多轨模式筑牢认知根基;旨在通过大学生暑期返乡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政策讲解等形式,引导公众树立“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就是新时尚”的生态环境理念;切实推动大学生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生态环境知识传播者、生态环保行动践行者”的双重作用,助推大学生志愿者以青春智慧助力土壤污染防治和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构建和谐美丽家乡贡献力量。本次活动发放“知土 爱土 护土”和“绿色低碳”科普资料万余份。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主要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在校本科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土木水利、资源环境、市政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会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等。活动得到了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和校统战部、校团委等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