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 | 隐形威胁潜入生活?这场活动教你亲手“缉毒”!

发布者: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  2025-09-15浏览量:

微塑料在显微镜下无处遁形,日化用品中暗藏“环境杀手”,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催生超级细菌……一场聚焦新污染物的科学解密之旅正在展开。一起来看看活动现场的精彩瞬间吧:

 

undefined

 


2025914日,正值首个全国科普月之际,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重庆科技馆、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专业委共同推出了“隐形威胁:解码新污染物”主题科普展览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活动不仅是一场科普宣传,更是一场邀请全民参与的“环境侦探”体验。通过通俗易懂的知识讲解、新污染物日用品实物陈列、趣味显微镜观察微塑料、卡片与扫码问答以及环保宣言书写等多元化形式,向公众系统普及新污染物的基本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社会认知和防范意识。

 

 【隐形世界】—— 认识无处不在的新污染物

你是否知道,每天使用的洗发水、化妆品、外卖包装,甚至服用的药物,都可能成为新污染物的来源?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量物质——包括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正通过水、土壤和空气进入我们的食物链,悄然影响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与传统污染物不同,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三大特征,已成为继PM2.5之后全球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又一重大挑战。

为揭开新污染物的神秘面纱,现场科普人员引导公众观看《新污染物》系列科普视频,对比含与不含新污染物的日用品,发放《新污染物知识手册》,并详细讲解展板及海报中有关新污染物的分类、来源、特征、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知识。观众还可写下对新污染物的疑问,学会将遴选部分问题,邀请专家解答后统一发布。


undefined  undefined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环境侦探】—— 体验科学与健康的联结

亲眼看见微塑料颗粒。展区设置了电子显微镜,展示经提取和抽滤处理后的长江水样标本。观众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自操作,观察载玻片上的微塑料纤维与颗粒,直观了解这些隐形污染物的真实形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问答大挑战激发参与热情。活动设有扫码在线问答环节,参与者答对问题即可获得精美礼品,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新污染物知识,增强科普趣味性和获得感。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设计污染危害卡片问答游戏,通过随机抽取污染物卡片进行问答,既巩固所学知识,也培养科学思维,答对者还可获得精美奖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低碳行动】——从承诺到实践

展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行动的开启。活动鼓励公众写下自己的环保宣言或具体行动承诺,一句句宣言和点赞都将汇聚成一座可见的环保行动长城,点亮更多人走向低碳生活的道路。


undefined

本次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月环境科普领域的重要实践,依托科技馆公共平台,有效传播了新污染物防治科学知识。融合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将成为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活动发放新污染物知识手册1000余份,科普奖品800余份,受众1000余人,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也为未来环境科普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undefined

 

版权所有 © 2014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主办
渝ICP备17004169号-3 渝公网安备 42010202000792号